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迎校庆】星火燎原 致敬科大——《奋斗之花最美丽》舞台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9-20    作者:柳晓阳      初审:     终审:    点击:[]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荏苒光阴。明德笃学,薪火相传科大精神;弘毅拓新,言传身教橡胶品格。在青岛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师生联欢晚会上,由燎原剧社演绎的《奋斗之花最美丽》情景剧带我们重温了老一辈科大人不畏挑战艰苦奋斗的事迹。

从接到关于校庆演出的任务到9月20号晚上圆满完成演出,整个过程跨时近两个月,剧社的同学一遍遍排练、剧本一次次修改、背景音乐一首一首尝试,甚至主要演员也一换再换,有的演员已经排练了很久但因为剧情需要还是被换掉,但燎原剧社的同学们不计个人得失,以演出大局为重,虽然没有上台的机会却始终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演出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团队每个人付出。通过他们的演绎,生动展示了科大精神在老一辈科大人的奋斗中凝练过程,作为新时代的科大人的燎原剧社,在排练过程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最后圆满完成任务的过程,本身不就是对科大精神的传承吗?

参演人员可以说经历了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过程。从剧本最初的构思开始,冥冥之中仿佛就注定了燎原剧社要为庆祝科大70岁生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记得最开始是在暑假期间接到学校安排演出的任务同学们当时都很忐忑,对于能否完成任务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当时距离校庆已经不足两个月,但是剧本还没构思,而且因为是暑假的原因,初选的演员也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最后在学校统一组织按排下初选演员放弃暑假休息提前来到学校准备合练,这时候剧本却出了问题一改再改再加上开学初要考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可以说提前来学校的同学基本没有进行合练。校庆的时间一点点临近,意外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出现,之前排练的剧本因为时间太长要压缩三分之二,所以剧本基本要推到重写,这个时候距学校的第一次彩排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了,剧社同学们在艺术顾问施老师的指导下熬夜加班改剧本,最后虽然错过了第一次彩排但是剧本基本上确定了。经过三天左右的紧张彩排终于在9月6号迎来了学校团委老师的验收,一波三折燎原剧社终于赢得一张直通科大70周年晚会的入场券。

另一个难忘的场景是与剧中原型纳米夫妇崔作林、张志焜两位老教授的座谈。百闻不如一见,之前看了那么多关于二老的事迹材料心里觉得已经做足了功课,没想到看到二老平易近人十分亲切。整个交谈过程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提问,基本都是二老主动在给我们讲科大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讲到材料学院和纳米材料的时候二老还是很激动的,言谈中充分感受到二老对纳米材料学倾注的心血,也感受到老一辈科大人艰苦奋斗的不容易。燎原剧社能够演绎二老是事迹是我们的荣幸,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大历史、更好的传承科大精神我们必须把这个剧演好。我们不仅科大精神的演绎着更是科大精神的传承者,此刻剧社的同学已经沉醉于自己的角色。

校庆的日子悄悄的到来了,当踏上舞台的那一刻,正如剧中老年张志焜扮演者化工182班孙滢潇同学所说:能带给我归属感的真的不多,感谢燎原剧社给我带来的一切。准备校庆准备的太久了,不停的改剧本、换演员,不停的跟各种老师对接,临考试前还在接电话讨论剧本,讨论服装,讨论道具,到现在就睡了两三个懒觉,白天排练十二个小时,然后写实验报告写到凌晨五点,甚至每天睡觉前都会心里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哈哈哈!虽然有很多怨言,很多委屈,最近也很暴躁,但当主持人在近500万人直播的镜头前说出“下面由燎原剧社为大家带来表演”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值了!我爱你们!燎原永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遇见科大是命运最好的安排,1950-2020岁月如歌,奏响前人筚路蓝缕不断探索的凯歌;历史如墨写下科大育才树人,助力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愿吾辈继往开来书写科大与我们的绚丽篇章!

(撰稿:柳晓阳;审核:孙明媚)

上一条:化工学院1个项目获批2020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
下一条:【喜迎校庆】化工学院庆祝校庆70周年暨“忆青春·畅未来”校友分享会举行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E-mail:jingcai@q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