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2025级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明晰成长方向、厚植家国情怀。9月19日,由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媚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堂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专题授课。

孙明媚首先回顾化工学院发展历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学校设置最早的院系之一。六十余年来,学院坚守“培育化工英才、服务行业发展”使命,为我国尤其是山东省化工和制药行业培养大批杰出人才,2023年更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 “811”项目潜力学科。而院士领衔,以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泰山学者为核心,国家优青、青年泰山学者为骨干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随后,孙明媚从三方面为新生成长建言。其一,“善学习,才有希望”。她指出,学习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获取学位,更要拓宽视野、提升思维与创新能力。要主动学习,探索知识本质,夯实化工基础的同时,学习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至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完善知识结构;还要注重实践与创新,将课堂理论用于实验室、实习实践中,转化为研究能力,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科研项目,激发创新思维。
其二,“勤锻炼,才有活力”。2025年上半年国内“苏超”足球、马拉松、海南“村排”、“浙BA”篮球等群众赛事火热,印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价值与“运动是良医”的共识。体育运动能强体魄、炼意志、砥品格,让个人与家国发展同频。学院营造浓厚体育文化氛围,组建多支竞技团队,举办校级田径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她呼吁新生走出宿舍、远离网络、走向操场,以昂扬姿态迎接挑战。
其三,“有情怀,才有价值”。她强调,新生的求学生涯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更是情怀与人格的塑造。个人理想唯有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在民族复兴中找准坐标。学校75年办学历程中,“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与“橡胶品格”激励着科大人。她以校友王福通少将为例,其15岁考入学校,19岁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余年为航天事业奉献,彰显科大人担当。她希望新生传承化工前辈爱国心,心怀“国之大者”,以奋斗为底色,成长为担当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任的“科大人”。
最后,孙明媚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寄语新生,愿他们心怀理想、坚守信念、敢于追梦,在时代浪潮中挺膺担当,书写青春篇章,并预祝新生大学生活快乐、充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