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化工学院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严密部署,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教育,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网络平台、建设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创造学习条件,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扎实推进。
突出“细”字,落实落小落地。化工学院高度重视,领导班子通过网络会议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制定详细工作方案,领导班子成员“点对点”联系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点对点”联系每位教师,强化部署、严格落实。教学办公室对线上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实时统计更新,详细掌握所开设的课程门数、课程类别、课程资源平台和网址等信息,对所有课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目前学院已开设开通《化工原理》《工业催化》等网络课程88门,学生到课率接近100%;组织任课教师加入爱课程、超星、学堂在线和智慧树等四个网络教学平台的QQ讨论群,积极参与在线培训,研讨和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开展远程课程授课;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加入任课教师的微信群或QQ群,登录任课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与教师踊跃交流和探讨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好预案,防止网络平台在教学高峰期出现卡顿、掉线等情况。
突出“严”字,同学同训同练。凝心聚力抓好教学组织,严格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有关要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探讨网络教学平台上课模式,科学有序安排教学课程,创新线上教育教学方式,确保教学工作要求、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全体教师严格按照教学任务、课表和学校作息时间,采用“直播+录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提前推送学习内容强化学生预习效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合理安排课后任务督促学生全面掌握。学院注重对线上教学质量的监督,充分发挥教师能动作用,监督做好前期备课,督促教师自查自报课程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院对教师线上教学资源、学生参与情况、教育学习效果进行抽查监督,全方位的弥补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突出“暖”字,关怀关心关爱。疫病无情人有爱。为加强“三全育人”体系的建设,更好的在疫情期间增进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做实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化工学院对学习困难,特别是有多门次补考、重修的学生建立了精准帮扶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精准管理、不落一人”的原则,学院开展了学业困难的学生“线上家访”活动,全体辅导员老师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向130余名学业预警及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介绍学校关于挂科、补考、重修、学业预警的规章制度,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线上学习的状态、近期心理状态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业方面的重视程度,家校协同以心育人,共同营造和谐共赢的育人氛围,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学院班主任老师以微信、腾讯会议等线上班会的形式积极参入到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中,解答学生课程学习、专业发展、考研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学院教师还通过线上培训会的形式,就本学期在评奖评优、奖贷助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线上集中培训10余次,累计参与学生2500人次以上,确保实现全面教育发展新局面。
突出“新”字,做实做活做好。化工学院本着“严格疫情防控,紧抓教学实效,创新教育发展”的理念,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保证学生培养不断线。学院放假前已经做好毕业课题的双选工作,并分享至学生班级群,指导老师和544名毕业生都已经建立”一对一“的沟通渠道,近期通过线上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方案设计,高年级毕业生的课题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全体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积极联系所带班级,时刻关注学生考研和就业情况,对2020届毕业生的考研与就业签约情况进行了逐一筛查并建立了工作台账,及时统计、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摸排现阶段就业情况,研判就业形势,开通校企联络微信群,已联络近300家用人单位,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多渠道、全方位的实时推送,学院教师通过联络校友资源,分享就业招聘信息积极主动推荐优秀学生应聘面试,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卓有成效;研究生课题组远程讨论,确保科研工作不下线,除了课程教学外学院研究生导师也根据本课题组的科研进度,引导研究生查阅文献,整理数据等,通过远程交流,同学互评,导师点评等方式召开线上组会,提升研究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综述能力和写作能力。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在战“疫”的关键时刻,化工学院全体教师将牢记初心和使命,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将课程与思政、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有效提升防疫期间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