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众网、青岛晚报、中青网报道《青科大:“网络实验课”让学生线上“动手”实验》,其中,有的实验操作视频,由教师在实验室实景拍摄,真实呈现学生实验的场景。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超星学习通APP观看操作实验录像,进行实验操作预习和自我检测,为开学后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托国家级化工过程与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青岛科技大学近年来持续加强化工过程、装备和安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单元操作仿真模拟、专业实验仿真模拟、工艺流程仿真模拟、安全及应急仿真模拟等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先后开设了“化工原理”“化工安全与环保”“过程工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仿真实习”等9门仿真实验课程、60余个实验项目,并将实验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料上传至中心网站供学生学习。
该中心主任、化工学院副院长田文德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和研究,对疫情期间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有感触:“化工过程模拟仿真一直是我们最具特色的科研方向,这次用到线上实验教学,大大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不仅保障了停课不停学,还有效实现了学生学习由‘老师让我学’到‘我要自己学’的实验教学课堂反转。”

正在通过国家实验空间平台进行仿真实习的化工172班黄嘉跃同学说:“仿真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软件,它可以让我们不用在现场就能进行生产操作,熟悉了解生产操作中各种阀门、仪表等的操作顺序、操作方法,对生产操作的流程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线上实验教学资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实验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实物实验和教师分析教学行为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