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在线 >> 正文
【化匠笃行暑期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实践队扎根淄博张店区六日:青春志愿行,点亮琉璃光
发布时间:2025-07-30    作者:文/赵建滕 王湘炜 图/化工学院      初审:贾建闯     终审:    点击:[]

7月16日至7月21日,青岛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奔赴淄博市张店区,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志愿者活动。队员们以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为核心阵地,围绕志愿讲解、活动协助、文化传播等领域积极行动,用六天的实践诠释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博物馆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六天的实践里,团队秉持“热情服务、传承文化”的理念,多维度开展志愿工作,为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运营与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一、志愿讲解:文化传承的青春之声

实践初期,队员们针对馆内复杂的陶瓷琉璃展品,深入学习从古代淄博窑厂起源到现代琉璃创新工艺的发展历程。经过两天的刻苦钻研与现场演练,他们正式上岗,为游客带来生动讲解。在古齐厅,队员小王为游客讲述齐国制陶工艺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出土的陶器中解读当时的社会风貌;在新辉厅,队员小李聚焦琉璃艺术创新,介绍现代琉璃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聆听。六天内,队员们累计完成讲解18余场,服务游客400余人次,不少游客评价:“大学生的讲解让古老的陶琉文化鲜活起来,听得很过瘾!”

二、活动协助:助力馆内多元体验

淄博琉璃馆内洋溢着阵阵童真笑语,一场别开生面的“VR探秘琉璃世界”体验活动在此温情上演。多名志愿者化身“陪伴使者”,带领孩子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感受千年琉璃非遗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琉璃工坊的历史场景中:从古老的矿石开采、熔融冶炼,到匠人吹制、精雕细琢的全过程,都以生动立体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看!琉璃在火里像彩虹一样流动!”“这个花纹是用什么工具做出来的呀?”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喜的感叹,纷纷向身边的志愿者提问。志愿者们则结合琉璃馆的展品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琉璃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还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操作互动环节,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尝试“设计”专属琉璃作品。

三、文化传播:琉璃之光更闪耀

最后两天,队员们着眼于扩大博物馆文化影响力。他们在馆外广场设置宣传展板,发放精心设计的“陶琉文化科普手册”180余份,吸引路人了解淄博陶琉文化;线上,队员们拍摄制作精美照片,展示博物馆镇馆之宝、制作工艺等,发布在新媒体平台,评论区满是对陶琉文化的好奇与赞叹,成功让博物馆文化突破地域,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7月21日实践结束时,队员们收获满满。队长王同学感慨:“这六天,我们从博物馆文化的学习者,变成传播者、践行者,真正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量。”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综合能力,也为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带来新的活力与思路,搭建起高校与博物馆合作的桥梁,助力地方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下一条:【化匠笃行暑期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市海军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E-mail:jingcai@q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