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一新生顺利转变角色定位,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化工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契机,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和我院专业特色,从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网络思政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牵紧理想信念教育“牛鼻子”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化工学院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工作主线,开展系列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新生入学教育研究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9月18日,学院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表彰大会,化工学院院长刘福胜为新生介绍学院发展历程、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等情况,党委书记钱翌以《做担当大任的新社会青年》为题,勉励新生感知时代之美,品悟成才之道,承担时代责任。9月27日至30日,新生班级开展“扬理想风帆,与时代同行”主题班会,班主任、辅导员、带班学长共同带领新生畅谈人生规划,坚定目标理想,号召新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努力奋斗。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学院举办“盛世迎国庆,青年铸国魂”线上观影活动,新生线上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在国庆当日,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同学们立下“青春万岁,强国有我”的誓言。10月13日,新生班级之间开展“辨明世间理,道响爱国情”辩论赛,通过精彩的辩论,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0月份,新生班级开展“树时代新风,报爱国之情”主题团日活动,各班通过学党史、唱红歌、观影片、谈感悟等方式回顾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光荣岁月,坚定为党旗、国旗添彩的理想信念。

二、加强“五有”理念教育,争做爱校荣校兴校“排头兵”
2020级新生入学,恰逢学校70周年校庆,化工学院以“砥砺奋进七十载,筑梦科大新时代”校庆主题活动为契机,在新生中广泛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引导学生发扬科大精神,传承橡胶品格,团结进取,凝聚力量。
9月12日,96级精细化工校友从祖国四面八方远道而来,共赴化工学院迎新现场,与新生面对面交流,传承科大家风,共谈人生规划,为新生带来一场难忘的入学仪式。9月13日至10月7日,化工学院举行“忆青春,畅未来”系列校友论坛分享会6期,邀请就职于名企、就读于名校的7名校友为新生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经验,激励新生珍惜宝贵时光,树立远大理想,共同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9月15日,新生各班开展“喜迎校庆70年,扬帆起航再出发”校歌合唱活动。校歌犹如青科大人的精神图腾,新生唱响《青春校园》,唱出科大精神,感受青科大独有的魅力与文化。9月19日,学院举办“砥砺奋进七十载,共创科大新未来”新生祝福母校活动,新生书写下对母校的美好祝福,将科大精神镌刻于心,立志与母校共奋进。9月20日校庆当日,学院组织新生观看青岛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与“七秩弦歌,筑梦百年”联欢晚会直播,新生身着校庆文化衫,热情洋溢,欢欣鼓舞,共同为母校庆生。

三、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火墙”
为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提高新生安全防护意识,化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构筑安全防线,寓教育于日常管理,寓教育于学生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种形式切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点上发力,让“我要安全”深入人心。化工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坚持每周两次以上进宿舍,深入宿舍这个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近况,检查宿舍安全卫生情况,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宿舍和个人,辅导员老师耐心提醒并引导学生加强改进,安全宿舍靠大家,美好生活齐创造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线上管控,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学院以17个班级班长团支书、宿舍舍长为抓手,在新生宿舍中构建男生女生“17*40”宿舍安全网格线,对主要学生干部进行安全培训,要求“辅导员—学生干部—舍长”三级联动体系畅通,确保安全防范工作主线清晰,精准高效。面上覆盖,让安全管理“落地生根”。9月17日,学院开展2020级新生安全教育大讲堂,486名新生全员参会聆听,付文静、李亚楠、孙润州三位老师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常识等方面对新生进行培训,告诫新生远离诈骗、传销、校园贷、毒品、非法集资,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四、注重学科专业教育,助力学校发展争创“双一流”
2020级新生的到来为学校“双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学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化工学院坚持打造“学习型”学院,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新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
9月18日,化工学院开展新生专业教育,由王政、吴汝林、吴祥根三位老师分别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的新生进行讲座,为新生讲解学科分类、国内外现状、发展历程,介绍专业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就业情况,解答新生疑惑,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10月9日,学院举行本科生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答辩,2020级新生代表作为观众观摩答辩,通过聆听优秀学长学姐的事迹,激发新生学习热情。10月27日,学院举办“学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分享他们在课程学习、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学院建立“20级飞跃论坛”QQ群,邀请高年级学霸进群为新生解答各科困惑,提供解题方法,很好地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新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化工学院团委研究制定新生《学生手册》学习计划,辅导员利用新生课余时间向新生生宣讲学习要点,组织各专业新生进行学习与模拟考试,引导学生强化自律意识,践行科大校训,营造良好学风校风。

五、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占领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
化工学院抢抓网络新媒体机遇,依托新媒体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9月13日,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明媚主持召开线上新生家长会,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组建家长微信群,将思政课搬上云中课堂,为家长介绍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与家长互动交流,携手家长共同探索家校合力育人新模式。10月,学院组织全体新生线上观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回放,号召学生传承抗疫精神,激发责任担当;组织观看“迅雷-2020”专项行动系列报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形势,营造维护国家安全和校园安全的良好氛围;组织观看“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感受当今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激励新生接续奋斗,立志报国。学院“扬帆化工”持续推出“萌新有话说”专栏,记录新生入学感想和憧憬规划,推出“榜样化工”专栏,展示高年级保研优秀学子风采,激励新生对标榜样,争做先进。学院成立“易班工作站”,新生486人全部注册,组织开展培训5次。以世界粮食日为契机,通过易班优课平台开设“勤俭节约,光盘行动”等课程,组织新生观看学习,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发挥网络思政育人作用。

六、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架起依法遵规守纪“高压线”
为切实提升新生法治观念,践行宪法精神,化工学院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新生学法、懂法、守法,筑牢法制基础,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线上宣传,动动手指轻松学法。“扬帆化工”公众号开设普法专栏,推送《新时代,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势在必行》等文章,通过宣传法治动态要闻、解读社会热点案例、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夯实新生法律基础,强化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教育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线下普法,法治观念入脑入心。新生班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学习交流会,各班带班学长向新生们宣讲学法懂法的重要性,详细讲述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密切联系,以典范事例为证,使新生明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的深刻内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教育,20级新生受到极大鼓舞,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牢牢掌握掌握宪法知识,在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决不做违背法律的事情,共同建设法治校园和法治社会。

七、关注身心健康发展,拓宽良性人际交往“朋友圈”
化工学院提前启动新生身心健康工作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新生身心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把握教育规律,面向家长开展新生调查问卷。学院在新生家长群中发布“2020级新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小程序,提前摸排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新生是否存在有既往病史、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等情况,主动掌握新生隐性大数据,辅导员对问卷结果进行筛查分析,将重点关注学生情况进行梳理,主动与困难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交流学生情况,保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丰富教育内容,有序开展身心健康教育活动。学院于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大学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心理部高年级同学为新生讲述他们大一时的生活经历,分析初入大学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和珍贵意见。学院举办“新生杯”篮球赛、羽毛球赛,通过比赛,新生既强健了体魄,传承了体育锻炼精神,又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构建“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组织心音使者参与培训,传授基本心理调试技巧,充分发挥朋辈帮扶力量。拓展教育平台,提供学生畅聊心情吐露心声空间。学院“心晴之声”公众号推送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自我调试推文,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开设“心理百科”板块,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设置“解忧树洞”专栏,提供给学生倾诉心声,表达诉求的空间,根据学生诉说的困惑,辅导员老师后台回复,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拥抱阳光。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化工学院将继续秉承“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优化服务育人措施,构建协同育人工程,打造“全员参与、上下齐动、同频共振”的育人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撰稿:付文静、李亚楠;审核:孙明媚)